保险预定利率再迎“降档” 30%人身险产品月底停售 这趟“末班车”消费者上不上?

发布日期:2024-09-19 14:20

来源类型:百度 | 作者:王玉玲

【澳门金牛版正版资料大全免费】【新澳开奖记录今天结果】【2024年新澳门王中王资料】【管家婆最准一肖一码】【新澳彩开奖结果查询】【新奥资料免费精准新奥生肖卡】【4949澳门免费资料大全特色】【2024今晚澳门特马开什么号】【2024澳门精准正版】【2O24澳彩管家婆资料传真】
【494949澳门今晚开什么】 【2024新澳免费资料】 【2024新澳正版资料免费大全】

“早买早受益,且买且珍惜”“预定利率3%产品即将下架,抓住最后机会”,近期,类似的保险营销文案在网络平台上又多了起来,花式促销的背后来自监管的一则通知。8月初,金融监管总局下发《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简称《通知》),分批下调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预定利率超过上限的保险产品将停止销售。

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普降50基点

从4.025%到3.5%再到3%以及即将到来的2.5%,事实上,近年来保险行业已多次下调预定利率。2019年,长期年金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从4.025%下调至3.5%;去年7月末,一批预定利率为3.5%的保险产品下调到3%;今年7月,部分险企停售预定利率为3%的增额终身寿险,新产品下调至2.75%。

结合本次《通知》要求,9月1日起,新备案的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将从3%下调至2.5%。10月1日起,新备案的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从2.5%下调至2.0%;新备案的万能型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上限从2%下调至1.5%。

何为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此次下调预定利率对消费者会有哪些影响?记者采访了某寿险公司资深从业者宋先生,他解释道:“通俗地说预定利率就是保险公司基于对未来投资回报的预期所设定的一个利率标准,反映了保险公司利用客户资金进行投资后,承诺以年复利形式回馈给客户的收益率。预定利率直接关系到保险产品的价格(保费)、保单的现金价值累积速度以及可能的分红预期。”

宋先生以增额寿险为例,进一步说明了预定利率与收益的关系。增额寿险本质是一款寿险,可以保障身故/全残责任,保险合同中载明的“保额”是指被保险人在身故/全残时可获得的保险金。对于多数人来说,购买增额寿险并非为了“身故赔付”,主要看重其资产(保费)增值功能,其收益情况由保单的“现金价值”来体现,对应年度保单的现金价值是多少,表示如果当年全额退保可以领到多少钱。通常来说,同等条件下若预定利率较高,则保单现金价值增长较快。但预定利率不等同于实际获得的收益率,保险公司还要扣除运营、管理等成本费用,因此实际收益率可能低于预定利率。

相应的,预定利率下调后,消费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具有投资属性的储蓄型保险产品的收益也会随之减少。同时,由于预定利率的高低和保险产品价格直接相关,预定利率下调意味着保险公司需收取更高的保费来覆盖未来的保险责任,如长期重疾险等,保费或将上涨。记者近日在多家保险销售平台注意到,包括增额终身寿险、年金险、终身重疾险在内的多款保险产品,已从其平台下架,或注明将于8月31日下架,同时部分在售产品还标注有预定利率下调后,预计收益降幅区间,以此吸引消费者及早投保。

下调预定利率有利于化解利差损风险

为何会下调保险产品预定利率?

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银行存款利率经历多轮下调,今年以来长期国债收益率持续走低,对保险业资产端、负债端及经营业绩构成显著压力,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预定利率水平,进而可能引发经营亏损的风险。通过适时下调预定利率,保险公司的负债成本会下降,能有效防范利差损风险,促进经营的稳健性。

在近日举行的中国平安2024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表示,监管降低预定利率,能有效防止行业利差损恶化,保险公司降低了负债成本,能够有效保证产品结构均衡,维持产品利润率。

此外,《通知》还明确提出,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参考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5年定期存款基准利率、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等长期利率,确定预定利率基准值,由保险业协会发布。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应当报金融监管总局。达到触发条件后,各公司按照市场化原则,及时调整产品定价。

仓促“上车”不可取

按需投保是关键

得知部分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将从3%下调至2.5%的消息后,不少消费者可能会直观地将这一变化与当前银行定期存款的利率环境相比较,认为在银行存款利率普遍进入“2%时代”背景下,3%预定利率的保险产品显得更具吸引力。

然而,这样简单的对比忽略了保险产品收益与诸多因素相关的本质。保险从业者宋先生进一步解释道,与银行定期存款仅涉及期限与利率的简单关系不同,保险产品的实际收益受多重因素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保费的缴纳方式、保单在不同时期的现金价值、减保的条件限制以及保单封闭期及持有年限等,即使是相同的险种,不同险企产品的收益水平、收益分配方式等也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评估保险产品是否“划算”时,消费者需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对比预定利率的高低。

宋先生表示,与银行定期存款最长5年期限不同,储蓄型保险产品可能需要四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周期,保单的“现金价值”才能高于累计所交保费,而且其前期收益并不高,甚至可能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只有长时间持有,才能更好地体现保费收益。

针对是否应把握所谓的“黄金窗口期”抓紧“上车”,宋先生认为:稳健且能锁定长期收益是储蓄型保险的一大优势,若消费者原本就有意投资此类保险产品,那么在产品即将停售之际及时投保,锁定一个较为优厚且明确的长期收益,不失为明智的决策。如果仅是被网络上各类宣传文案左右,担忧错过高息投资机会,尤其是对未来家庭财务管理缺乏合理规划,那么这样的选择便可能存在风险。毕竟储蓄型保险通常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时间跨度,才能体现其增值优势。如果没有做好规划仓促投保,需要用钱的时候又仓促退保,很可能会造成资金损失。投保前消费者还需做好充分的财务规划,仔细了解产品各类条款,以确保这一长期投资能够符合家庭的实际情况与长远目标。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刘方

林敬伦:

8秒前:5%下调至2.

吴茂菡:

2秒前:宋先生表示,与银行定期存款最长5年期限不同,储蓄型保险产品可能需要四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周期,保单的“现金价值”才能高于累计所交保费,而且其前期收益并不高,甚至可能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只有长时间持有,才能更好地体现保费收益。

史晨晨:

5秒前:5%的保险产品下调到3%;今年7月,部分险企停售预定利率为3%的增额终身寿险,新产品下调至2.

泰勒·洛特纳:

1秒前:针对是否应把握所谓的“黄金窗口期”抓紧“上车”,宋先生认为:稳健且能锁定长期收益是储蓄型保险的一大优势,若消费者原本就有意投资此类保险产品,那么在产品即将停售之际及时投保,锁定一个较为优厚且明确的长期收益,不失为明智的决策。